“智治”支撐 激發基層治理“化學反應”
今年國慶假期,天津和平區五大道街區人潮涌動,游客在這片素有“萬國建筑博覽苑”之稱的歷史文化街區參觀打卡,感受海河文化的魅力。
10月2日,游客萬先生焦急地找到正在景區巡邏的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五大道派出所民警劉海冰求助:“警察同志,我忘記了放車地點,我想請您幫忙找找我的汽車。”劉海冰一邊安撫萬先生,一邊向和平分局大數據實戰中心尋求幫助,很快就找到了汽車。
“依托大數據,我們如今更有能力、更加快速高效地幫助群眾解決他們的急難事,展現了‘派出所主防’應有的能力水平。”五大道派出所所長韓金浩認為,大數據應用賦能基層基礎工作,既為基層民警減負,也為基礎工作增效。
近年來,天津市公安局在公安部黨委和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以“民警想用、會用、愛用”為導向,研發覆蓋基層工作高頻場景的公共服務應用,不斷提升公安機關工作質效和核心戰斗力。
“過去,多個警種均負有指導社區民警的職能,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其中很多是同類項、重復項。”天津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社會安全防范支隊政委高立旺介紹,許多社區民警難以兼顧。 減負,需要新機制;增效,需要新動能。 2023年7月,天津市公安局堅持體制不變、機制先行,把人口、治安等警種的基礎工作職能整合到一起,實現基礎工作匯聚管理。 “天津市公安局將社區警務工作任務從140項整合優化為88項。”高立旺介紹,原則上,機關能解決的不麻煩基層,數據能解決的不折騰民警。 “每天點開移動警務通,就收到精準推送的工作任務,工作更有針對性了。”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掛甲寺派出所社區民警朱新琪說。 告別筆記本,拿著“警務通”,入戶隨手記,實現“一機在手、應有盡有”……受訪的社區民警普遍表示,大數據賦能基層治理,讓他們輕裝上陣,有更多精力扎根社區、服務群眾。 在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的加持下,社區工作也搬到了網上。 2024年,天津市公安局在全市推廣“社區通”應用,建立了警民聯系線上協同渠道和警格網格互動通道。 社區民警可依托“社區通”一鍵發布居民通知,實現日常宣傳、關愛幫扶以及提供咨詢服務。同時,結合轄區實際,搭建社區群組,推動網格員與社區民警協同工作,形成基層共治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社區民警依托“社區通”應用建立群組,覆蓋群眾235萬人。“社區民警、網格員、律師、物業公司、樓門棟長都在群里,居民有問必答、有事能解。”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柳林派出所轄區網格長郎紅說。
記者了解到,傳統條件下,如何準確對社區民警工作質效進行評估是一個棘手問題。 濱海新區公安局副局長任秀春告訴記者,依托于大數據應用新生態建設,可以精準推動社區民警落實工作任務,使得基層基礎工作指標可量化、過程可控制、成效可評價。 民警干得好不好?怎樣干得更好?構建科學、客觀的評估標準體系尤為重要。 天津公安建立了涵蓋多個核心領域、數十個關鍵指標的警務運行質態評估體系,科學評估警務運行質效,全面提升了公安工作效能。 以東麗區新立地區的治安整治為例。 在傳統標準下,新立地區表現可算優異,近年來打擊破案始終名列前茅。但實際上,這里治安形勢復雜,案事件多發,影響群眾安全感。 天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總隊政委張寬介紹:“新的警務運行質態評估體系建立后,我們從社區安全、社情民意等多維度評估分析新立地區的治安狀況和警務工作效果,發現基層民警疲于‘滅火’、‘主防’工作薄弱是癥結所在。” 找到了根因,才能實現治標又治本。 今年,天津公安機關以“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為牽引,組織刑偵、治安、人口、特警等專業警種支援,同時堅持依靠屬地黨委政府,聯動相關職能部門,對新立地區進行共同治理。9月以來,新立地區治安警情環比下降29.2%,治安秩序明顯好轉,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在賦能基層治理的同時,天津市公安局還著力推動構建“大監督”工作格局。 針對執法過程中的風險隱患、薄弱環節,天津市公安局從警情處置、案件辦理到執法質效,對每一起案件實現全流程、全要素、全場景監督支撐,設置全面細致的執法質效評估清單,定期開展分析評估,及時發現、整改問題,提升工作質效。 例如,通過對全局案件辦理時長分析,天津市公安局及時啟動行政案件快速辦理工作,平均辦案時限縮短近一半。
2023年3月,天津市公安局建設“好差評”系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天津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毛博文與同事共同推進系統提檔升級,將“事后評價”小程序轉變為“服務前指導、服務中跟進、服務后評價”的新體系。該成果被推薦到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數字化創新應用案例庫,面向全國推廣。 人才,是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 近年來,天津公安積極推進人才強警戰略,強化警種專業能力提升,持續加強民警大數據實戰應用、警務協同、規范執法、應急處突等方面能力專訓,提升全警現代化警務實戰水平。 ——建成4個博士后工作平臺,落地運行刑偵、特警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實驗室。 ——民警自主創新研發應用模型,33個產品在全國“智慧公安我先行”活動中獲獎。自主研發的分析挖掘模型在第一屆全國公安機關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大賽比武中獲得一等獎。 ——打造數據安全新防線,建成天津市公安局信息化項目運營運維中心,守牢安全底線。 ——連續舉辦兩屆網絡空間安全(天津)論壇,舉辦新時代公安人才隊伍建設(天津)交流會、“津城警星·最美基層民警”學習宣傳活動,一批創新工作室競相涌現。 “我們強化與科研機構等單位的聯系,組建了模型研發、應用設計、數據治理等實驗室,打造實戰應用工具,初步建立了大數據應用建設創新研發機制,推動了數據應用高地加速形成。”天津市公安局大數據實戰中心臨時黨委書記沈鋆說。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 天津公安將在公安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不斷建立完善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推動天津公安工作邁上新臺階,以公安工作現代化支撐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天津實踐。